本文標題:"實際焦距轉成相同感光尺寸的等效焦距后須相同"
發布者:yiyi ------ 分類: 行業動態 ------
人瀏覽過-----時間:2012-11-22 5:24:45
人眼辨識力極強, 鏡頭成像極好, 感光裝置解析度極高, 輸出裝置解析能力也是極好, 在這種情況下, 只有對焦點所形成的極淺的面(焦平面)是清楚的, 這個面的前后就 "馬上" 開始模糊, 距離這么面越遠就越模糊。
而清楚的景深范圍永遠只有那個極淺的面。
所以我們定義了模糊圓, 從人眼的辨識能力來比較.決定實際我們看到的景深之深淺。
模糊圓 CoC 的定義: 依照人眼的辨識能力,在 25cm 看一張解析與成像很好并由同樣的小點拍成具景深的 8"x10" 相片時,我們認為有一個點,其大小剛好是模糊的點與精確的點的交界 (依照人體實驗,約為直徑 0.2mm),將這個點縮小到感光裝置尺寸 (35mm/APS-C/...etc) 大小時,其縮小后的大小即為 CoC (35mm 比 8"x10" 長度小約7倍,所以 CoC=0.2mm/7=0.029)。
而在焦距、物距、光圈值確定的情況下,我們將拍出的照片放大(回)8"x10",所形成的點比 CoC 大的即為模糊的影像;比 CoC 小時,人眼無法分辨,即為清楚的景深。(亦可利用這些值經過公式計算來估算景深的范圍。)
如果改變 CoC 定義其中任何一項,如看相片的距離、眼睛對于點的分辨力、相片尺寸變更大等,CoC 有可能必須變大或變小。(有簡略公式可用,見 wikipedia 英文網頁。)
另外,比較景深時,構圖的條件要完全一樣,如:實際焦距轉成相同感光尺寸的等效焦距后須相同...等,如此比較才有意義。
景深計算器 (公式) 算出來的要以“25cm 的距離看放大至 8"x10" 的相片”作為標準。亦即在這種情況看,會有該景深的結果。看相片距離不同或放大的尺寸不同,可能會有不同的景深結果,必要時須改變 CoC 大小。
感光裝置解析能力與 CoC 沒有絕對關聯,但當需要更小的 CoC 時,感光裝置必須要有比 CoC 更好的解析能力才行。所以數位相機所呈現的 pixel 大小,代表 CoC 改變時可以達到的程度。當 CoC 大小比 pixel 還小時,那人眼看到的就會整張都是模糊的,聰明的人腦是不會把這類模糊的照片當作景深,并應了解是解析能力不足造成的。
另外一方面來說, 輸出裝置的解析度也需要考慮。目前數位相片輸出的解析度應都超過300dpi, 基本上人眼是不易分辨細節, 也足以應付 CoC 的需求。但若是使用普通的顯示器, 解析度大約只有70-120dpi, 人眼是可以分辨的細節, 也比 CoC 大, 這樣實際看到的與計算出來的結果也會有差異。
35mm 與 APS-C 用相同鏡頭、相同光圈時,CoC 所產生的影響結果。范例圖片只是模擬而已。圓的大小代表遠近所產生的景深效果。數字在框內者在景深范圍之內 (清楚的影像)。
假設,對于 35mm 的 8"x10" 相片而言,其中只有 0 是對焦清楚的點,0-2為人眼無法分辨的清楚影像 (眼睛視為大小相同的清楚影像, 2 的圓即為 CoC),但原始感光元件的成像解析度夠,所以 0-2 實際上還是大小有別。再來看 APS-C 的 8"x10" 相片,位于 2 的點已經放大到讓人眼足以辨識為模糊影像,僅剩 0-1 為無法分辨大小相同的清楚影像。所以,結論是,片幅變小,CoC 變小,而景深變淺,結果與公式相同。
后一篇文章: 詳細介紹何為細胞膜,光學設備廠商 »
前一篇文章:« 細胞的結構來說,細胞可以分成兩類
tags:金相分析,生物,金相顯微鏡,上海精密儀器,
實際焦距轉成相同感光尺寸的等效焦距后須相同,金相顯微鏡現貨供應
本頁地址:/gxnews/350.html轉載注明
本站地址:/
http://www.xianweijing.org/